电动车电池充电器电路,抓关键瞬间看懂电路图

先观察图示,这是一个电动车电池充电器的部分构造,虽然结构不繁杂,但初学者看到也会感到困惑,该部分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以恰当的电流为蓄电池进行充电,初始充电时红灯会发亮,风扇开始运转为充电器降温,当充电达到终点或者进入涓流慢充阶段时红灯会熄灭,绿灯会点亮,同时风扇的运转也会停止。

电动汽车充电器接钱图_转灯控制电路分析_电动车电池充电器电路图

电路包括:转灯控制电路、风扇控制电路、过流保护电路。

理解这张电路图,需要先熟悉三极管和运算放大器的功能,注意以下两个关键点,就能立刻对该电路图有透彻的认识。

ZD1是电路中的一个元件,它是一种12V的稳压管,也称作齐纳二极管。它的主要功能是稳定电压值,通常被用作电压基准。ZD1的负极连接到电路中,正极与地相接,因此无需过多关注R19上方的电压值,接入点A的电压稳定在12伏,同时B、C、D、E、F(即运算放大器LM358的VCC+)、G、H各点的电压也都是12伏,LM358内部两组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J、K点输出的高电平同样为12伏,既然G、H点的电压确定为12伏,根据电阻串联分压的原理,可以推算出M、N点的电压分别为55毫伏和240毫伏,这两个电压值也就是358A和358B的反相输入端2与6的电压。

第二点说明,充电电流从电池负极端子离开,流过电阻R1,再连接到地GND,这样在R1的右侧就会出现一个电压值,该电压值会随着充电电流的增强而升高,伴随电流的减弱而降低,并且可以通过电流的数值来计算出R1两端的电压,这是依据欧姆定律进行的计算。

有了这么多的数据就可以得到下面的数据。

当358A的正相输入端3的电压高于反相输入端2时,表明充电电流已经超过2.4A,此时输出端1会呈现高电平状态,该信号经由反馈电路传递给PWM模块,促使电源控制芯片调整其占空比,进而减少次级电流的输出,确保充电电流不会超过2.4A的限制,从而实现过流保护功能。

当358B的正相输入端5高于反相输入端6,也就是充电电流超过0.55A,输出端7就会输出高电平,也就是12V,此时J点电压为12V,电流经过R25流到红LED,红LED就会亮起来。

红LED存在电压限制电车江湖,R41顶端电势为2.2伏特,通过R41与R40实施分压,使得8050的基极处呈现为高电位状态,8050的CE端口连通,由此形成驱动风扇的电流路径,风扇因此通电启动运作。

当358B的正相输入端5低于反相输入端6时,也就是充电电流小于0.55A,就会切换到微流充电模式,输出端7会输出低电平(0V),使得J点如同接地状态,红LED因此无法获得电流而熄灭,8050的基极也因未得电导致C、E极处于截止状态,风扇的供电回路因此被阻断而停止工作;PNP1050在低电平下导通,NPN9013的基极获得高电平,NPN9013的C、E极随之导通,电流从C点(12V)经过NPN9013的C、E极、R32和绿LED形成回路,绿LED因此被点亮。

这么枯燥的文字能看到最后真不容易,给你点赞。
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佚名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ianchejianghu.com/weixiuanli/297.html

联系我们

18653677505